近日,《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》的發布指出暫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,規范分布式光伏發展,降低補貼強度等內容。2018光伏發電產業政策扶持新鮮出爐,光伏板廠家(洛陽合勝光伏)深度解讀如下:
1.根據行業發展實際,暫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。在家未下發文件啟動普通電站建設工作前,各地不得以任何形式安排需家補貼的普通電站建設。
2.規范分布式光伏發展。今年安排1000萬千瓦左右規模用于支持分布式光伏項目建設??紤]今年分布式光伏已建情況,明確各地5月31日(含)前并網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納入家認可的規模管理范圍,未納入家認可規模管理范圍的項目,由地方依法予以支持。
3.自發文之日起,新投運的光伏電站標桿上網電價每千瓦時統降低0.05元,I類、II類、III類資源區標桿上網電價分別調整為每千瓦時0.5元、0.6元、0.7元(含稅)。
看到以上內容,也許很多朋友會有這樣的疑問:電價下調對收益有影響嗎?
電價下調對收益的影響:三個類電價區電價下調0.1元/kWh時,項目收益變化如下:
目前,光伏系統成本中,集中式逆變器的成本在0.15~0.25元/W之間,組串式逆變器的成本在0.25~0.45元/W之間,造價已經很低,如果沒有突破性的新技術出現,未來逆變器價格下降的空間不大;
輔材(電纜、鋼材、水泥)和人工成本直處于上漲;每年上漲的幅度約為5%到10%,而且電纜、鋼材、水泥出現新技術的可能性不大,主要降低成本的可能來自系統方案的改正,如1500V系統,逆變器功率加大,有可能減少電線的數量,而組件率的增加,有可能減少支架和水泥的用量。
光伏組件的造價 高、占比 大,也是有下降空間的部分。因此,未來光伏初始投資的下降,將主要依靠組件價格的下降來實現。2018年光伏項目電價下調以后,由于電價下調影響較大,系統成本的下降無法彌補電價下調的影響,相同項目收益率會下降。
那么,光伏發電是不是就不適合投資使用了呢?業內人士的看法是:
1.補貼降幅不大:之前業內都傳補貼將大幅下降約20%,而這次,下降幅度為0.1元,即從17年的I類,II類,III類的0.65,0.75,0.85下調到18年的0.55,0.65,0.75,下降幅度約為15%。這也讓今天的光伏板塊大漲,實則為光伏板塊的大利好。
2.分布式由0.42元下降到0.37元,這部分下降幅度更是超過大部分的預期,下降幅度很小。這樣來看,18年分布式仍將繼續爆發(2017年,分布式已經爆發,年20Gw)。
3.扶貧補貼2018年不變,這也是大利好光伏行業的大舉措??偟膩砜?,這次電價以及補貼下降幅度不大,十分利好光伏產業,尤其是18年的分布式與扶貧,我相信會有十分大的表現。